前幾天,鄰居家的小孩冬冬考了全校第一名,很多家長紛紛前來取經(jīng)。
大家都說,冬冬成績好是因為肯在學習上花時間、下功夫。但冬冬媽媽卻說,他每天的學習時間比大部分孩子要少,孩子的成績之所以如此優(yōu)異,還取決于這5個習慣。
第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很多孩子對家長的依賴性特別大,小到吃飯穿衣,大到學習功課,事事都需要在家長的幫助下進行。這讓孩子缺乏獨立性,獨立性較差的孩子在學習方面也會容易受挫。
當他們遇到學習上的難題時,會下意識逃避,無法主動面對,更別說積極解決了。所以,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很重要,并且要從一件件小事做起。

比如,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從自主吃飯、穿衣、整理玩具開始,如果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問題,我們不要過分干預。
我們可以幫助孩子想辦法,但是所有的事情一定要他親自去完成。
第二,養(yǎng)成自律的好習慣。
很多孩子的日常生活是:晚上到點不睡,早晨到點不起,假期一到生物鐘更是亂七八糟。
生活作息不規(guī)律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來說都非常不利。不自律的孩子容易產(chǎn)生惰性,一旦沒人監(jiān)管,他將很難自主學習。
自律的孩子會更有責任心,更遵守規(guī)矩,做事情更有主動性。在鍛煉孩子自律習慣的時候,家長要以身作則,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所以我們要給他做出榜樣來。

第三,學會做計劃。
做計劃能夠避免我們在一件事上做無用功,不管是學習、生活還是工作,計劃能夠幫助我們有條不紊地完成每一件事,避免出現(xiàn)嚴重的錯誤。經(jīng)常做計劃的孩子會更加有條理性,也能夠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尤其是當孩子完成一件事,然后把這件事從計劃清單中劃掉的時候,他會很有成就感,也更有前進的動力。在培養(yǎng)這個習慣的時候,我們需要多費心,根據(jù)孩子的真實情況合理幫助他制定計劃。

第四,及時改錯。
不管是學習還是其他事情,只要犯了錯誤就需要立刻改正,不然以后還是會重復同樣的錯誤。能幫助孩子進步的不是挫折,而是經(jīng)歷過挫折后的反思和總結(jié)。
尤其是在學習中,孩子做錯了題目,如果能夠及時改正,并且了解自己對哪塊知識掌握程度不夠,查缺補漏,下次成績肯定會取得進步。

第五,守時。
孩子小的時候是對時間沒有概念的,所以需要家長引導,如果不及時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那么以后他會很容易遲到,或者做事情拖延。
想要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我們需要在孩子做事情的時候設(shè)置時間提醒,比如孩子每天計劃閱讀30分鐘,那么我們可以在快結(jié)束的時候,當個“小鬧鐘”提醒他。
時間久了,孩子就有了時間觀念,那么不管是學習還是其他生活上的事情,他都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了。鍛煉孩子的多種能力很重要,而能力的養(yǎng)成需要日常中這些不起眼的小習慣的累積,正所謂“量變產(chǎn)生質(zhì)變”,這一點都沒錯!
關(guān)注獲取,更多幼小初高成長規(guī)劃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