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放榜之后,對于學霸家庭出生的研究便會層出不窮。
2017年北京市文科狀元熊軒昂就曾直言不諱的說到:
“現(xiàn)在很多狀元,都是家里厲害又有能力的人。
我父母是外交官,從小就給我營造一種很好的家庭氛圍,包括對我學習習慣、性格上的培養(yǎng),都是潛移默化的。 ”
一個高考狀元的成功,不僅僅歸結于孩子的努力、老師的付出,其實更多的是父母日復一日在學習習慣、性格上的深遠影響!
大多數(shù)家長覺得高考失利,是孩子的問題,就是他不愛學習而導致的。
其實,真相可能是孩子缺少“自律的能力”:從小父母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孩子自然沒有體會到自律帶來的愉悅感,時間長了,就習慣了懶散、拖延。
我們都以為,名校錄取是在挑孩子,其實是在挑父母!因為父母前半生的樣子里,往往藏著孩子后半生的結局!
教育,說到底還是拼爹媽的教育!

對孩子而言,家庭是最好的港灣,父母是最好的引路人。一個孩子,能否贏在起跑線上、能否充分開發(fā)自身的天賦,將來變得有出息,家庭環(huán)境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曾被評為書香之家的李巖一家,是因學習而改變?nèi)松壽E的典范。畢業(yè)于山西礦業(yè)學院的李巖做過采煤工程師,輾轉到北京,先后從事過IT、傳媒等職業(yè),后來辭職創(chuàng)辦了“第二書房”。這一切,跟這個家庭的一個特質分不開。

李巖全家都是“極度愛書之人”,無論去哪里,隨身都會帶一本書,女兒從小耳濡目染,也養(yǎng)成了隨身帶書、隨時閱讀的習慣,成為了北大才女,并出版了自己的著作。
而他的太太劉稱蓮,在陪伴女兒成長的過程中,也自學成才,成了知名的家庭教育專家。“我的人生,我的家庭,都因為讀書而改變,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崩顜r如是說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要想孩子愛學習,父母首先要營造一個有學習氛圍的家庭。孩子能夠努力學習,成績優(yōu)異,最根本在于父母對孩子言傳身教的教誨和潛移默化的影響。

有一位爸爸,曾偷偷拍下了孩子寫作業(yè)的全過程。一會推推門,一會點點墻,走神、發(fā)呆、上廁所,各種搞小動作,就是不寫作業(yè)。
整整9分鐘的時間,孩子真正花在作業(yè)上的時間,卻只有2分多鐘。

許多父母紛紛感嘆:“仿佛看到了自己家孩子?!?/span>是啊,這個孩子暴露的,其實是無數(shù)個孩子的通病。他們自律性差,自主學習的能力低,一旦缺少父母的監(jiān)督和管教,很容易管不住自己。微博曾有一項關于“中小學生如何過假期”的投票,結果顯示:80%的孩子選擇用睡覺、吃飯、打游戲來填滿生活。懶惰是人的天性,孩子也不例外。有研究證明,孩子6歲之前,大腦前額皮質發(fā)育不成熟,學習動機尚不明確,自控力也非常弱。“父母要明白,孩子小時候缺乏自制力,對學習等艱苦的事情,不主動是常態(tài),主動是非常態(tài)?!?/span>
所以他懶得讀書、拖拖拉拉不想寫作業(yè)都再正常不過了。如果這個時候,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責任人”,選擇撒手不管,孩子只會越來越肆無忌憚、放縱自己。父母不在后面推著孩子走,孩子永遠也學不會自己主動學習。他們總會覺得,上課不如睡懶覺舒服,做題不如刷手機輕松。因此更需要父母,制定規(guī)則、時刻監(jiān)督,幫助孩子去除本性中的任性和散漫。

孩子的優(yōu)秀,取決于父母的培養(yǎng)每一個自律、學習動力強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教”出來的。那么,被父母從小培養(yǎng)優(yōu)良習慣的孩子,能有多優(yōu)秀?
不需要爸媽盯著,回家第一時間主動先把作業(yè)寫完;每天堅持練字、運動、閱讀.....這些習慣她已經(jīng)堅持了好幾年,雷打不動。

但她的好習慣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這背后其實是父母在不厭其煩地管教、約束和督促。她的媽媽從小給她制定了一系列的家規(guī),要求孩子嚴格遵守;還會給她制定學習計劃,每天陪著孩子一起完成。

一定要在孩子沒有自主思考能力時,幫助他養(yǎng)成習慣;監(jiān)督的過程很痛苦,因為你得時時刻刻盯著他;
孩子優(yōu)秀的起點,一定是依賴于父母的教育,父母不斷監(jiān)督堅持的培養(yǎng)。雖然這句話父母聽在耳里很不舒服,但我們也真的希望爸爸媽媽能理解和用心。一個孩子的成長要接受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

作為父母,我們要明白每一個階段孩子都有他的需求。

而實時根據(jù)孩子的需要,及時學習并調(diào)整改善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很有必要。

就像最近高考結束后,有不少家長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跟不上孩子的需求了。面對高考選大學選專業(yè)這件事,不能強行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也沒辦法給他們提供更好的建議,非常迷茫。
于是四處尋找答案,最后找到我們的升學規(guī)劃師、高考志愿填報師咨詢,一下子把政策規(guī)則了解透徹,甚至依據(jù)孩子的成績和家庭情況規(guī)劃好未來的出路。不僅對報考很有信心,更是規(guī)劃好充實的大學生活。

樹木要想從幼苗成長為參天大樹,需要耐心的澆水施肥,給予充分的陽光,只有這樣它才能夠茁壯成長,最后滿足自身的期盼。對于孩子的培養(yǎng)也需要父母不斷地給予教育、督促與引導,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孩子在未來成為德才兼?zhèn)涞娜瞬牛瑥亩龀鲆环瑢儆谧约旱氖聵I(y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