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里,深藏著孩子的未來。
《人民日報》曾刊文,告誡各位家長: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只是老師的事,更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yè)。
為了幫助父母更好的教育孩子,它曾發(fā)表過關于“陪伴孩子更好成長的45條新理念”,里面詳細的介紹了新時代的家庭教育法則。






今天,我們結合人民日報的“新理念”,整理出以下幾條父母規(guī),分享給各位父母。
為了孩子的未來,請每位家長務必好好收藏。
從今天開始,我絕對不會因為貪圖輕松、省事,就把孩子交給祖父母或者他人去撫養(yǎng);自己撒手不管,做甩手掌柜。
孩子需要父母的關心和愛護,就像小樹苗需要雨露和陽光。
如果我現(xiàn)在省事了,將來麻煩的就是我的孩子;我千萬不能拿孩子的未來當一場豪賭。
所以,無論今后在哪里謀生,無論日子多苦多累,我都要盡可能的把孩子帶在身邊,用盡全力給予他足夠的愛與關懷。

從今天開始,我要無條件信任我的孩子
不管他發(fā)生了什么事;經歷了怎樣的質疑,做了怎么樣的選擇;我都要堅定地和孩子站在一起。
很多時候,父母都有愛孩子的本能,卻少有信孩子的能力。
心理學家喬伊斯·布拉澤斯說:“愛的最好證明就是信任,彼此信任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p>
缺了信任,再多的愛又有何用?
不過是黃連裹蜜糖。
糖再多,也掩蓋不了黃連澀澀的苦。
因為我的孩子,就是上天送給我最好的禮物,我要成為孩子生命中最親密的朋友,最可靠的伙伴,陪伴他一起經歷人生的喜怒哀樂,高山與低谷。
我要用我的一生去愛他、信任他,給予他無條件的支持;做他最堅實的后盾和避風港。
讓他可以勇敢地乘風破浪,追逐自己的夢想。
從今天開始,我要花更多時間和我的孩子在一起
因為陪伴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愛,可以抵擋世間所有的堅硬,溫暖、照亮他的整個童年。
所以,哪怕再忙,我每天也要抽出一個小時,全身心地陪伴在孩子身邊。
人們都說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其實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其作用會比他們在學校的重要,父母的教育會影響孩子一生。
在孩子的性格,意識形成階段一定不能少了我的陪伴,多多抽出時間和孩子相處。
陪他一起玩他喜歡的玩具;
和孩子一起閱讀有趣的故事;
及時解答生活上學習上的難題。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我不想因為我的疏忽,讓他的人生留下任何遺憾。
從今天開始,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隨意沖孩子發(fā)脾氣
因為我知道,我的情緒里隱藏著孩子未來的模樣。
珀爾夫婦在《青春不叛逆》一書中提到,“我們絞盡腦汁的突然轉變,不會打動孩子的心;反而我們一點一滴的愛的表示,卻能換來深切的信任。
我們絕不要在“心靈層面”傷害孩子,而要時時向他們證明你的關愛之心,你就會營造出信任的氛圍?!?/p>
是啊,為人父母,我們總是在努力的尋找一條通往優(yōu)秀父母的道路,然而在尋找這條路的過程里,往往會因脾氣和嚴苛而傷害孩子。
以致于我們在努力的想要彌補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孩子早已經把我們的傷害拋之腦后,無條件的原諒我們,然后全然享受我們的愛了。
所以,我要努力為孩子打造一個輕松的、和諧的家庭氛圍,我相信,這是孩子成長的樂土,也是孩子一切美好的源泉。
從今天起,我要全身心的接納孩子,理解孩子身上的缺點和不足
相比贊美孩子的優(yōu)點,如何包容和對待孩子的缺點,可能是擺在父母面前一個更大的難題。
孩子看電視津津有味,忘記還有一門課程的作業(yè)沒有做;
孩子做作業(yè)拖拖拉拉,一會摳手指一會擺弄橡皮;
孩子性格膽小怯懦,上課總是不舉手,難以引起老師的關注。
這些行為,我們想想都有些頭痛,甚至有時會歇斯底里地對孩子責罵。
可是我們卻忽視了一個簡單的道理:
這個世界,每一片葉子,都有自己的脈絡;每一個孩子,也都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
只有先接納孩子的全部,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溫暖的安全感,進而大膽地去探索、學習、進步。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用耐心和尊重澆灌他一點點長大,才是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愛。

從今天開始,我要減少對孩子的說教、批評,不再用父母的權威壓制孩子,而是和孩子平等的溝通
因為我知道,教育不是一味地灌輸、說教,而是潤物無聲的滲透,是心與心的交流,情與情的碰撞。
了解孩子,耐心傾聽孩子說話,了解孩子,感受孩子內心的感受。
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父母的榜樣是孩子學習的最好的模板。
如果是我做錯了,我會放下面子,真誠地和孩子道歉。
因為比我愛你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學著說對不起。
從今天開始,我不再想著怎么改變孩子;
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有自己的個性,有的孩子天生活躍、有些孩子更喜歡安靜的環(huán)境。
我們不必為此擔心。
孩子就像一朵花。
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
也許我的孩子熱得慢,只是因為他的花期比較晚,但這并不意味著他盛開的時候不會漂亮。
同時我們還應該知道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是父母的折射,我們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我們要學會蹲下來,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問題,理解孩子,并幫助孩子克服困難。
為了孩子的未來,我們必須先錘煉自己,改變自己,多學習、常反思、有耐心。
我們今天有多努力,孩子未來才能有多優(yōu)秀。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說:
“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謂百變不離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p>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家庭教育里,深藏著孩子的未來。
這12條父母規(guī),看似簡單,卻涵蓋到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每一條都能做到的父母少之又少。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滴水穿石般的滲透,是心與心的碰撞,手牽手的成長。

關注獲取,更多幼小初高成長規(guī)劃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