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關于0~18歲孩子教育規(guī)劃關鍵節(jié)點的文章。(因為篇幅有限,本篇文章主要聚焦在父母可以通過外部干預,提升孩子技能類的頭幾項內容。孩子的成長還有許多內在品質的培養(yǎng),例如情商、自信、內驅力、堅強、抗挫力等等,我們會在之后的文章闡述。)雖然說什么年齡段要做什么事,但是每個孩子的個性特點,發(fā)育成長情況都是不一樣,需要家長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進行適當?shù)恼{整,也要讓“隔壁家的谷愛凌9歲就拿全國冠軍”這類信息搞焦慮。畢竟,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花朵,我們只有尊重孩子自身的步調和時間表,孩子才能真正的活出自己,而不是成為表面優(yōu)秀,而內心動力和熱情已被早早扼殺的傀儡。
0-3歲,可塑性最強的時候
0-3歲是孩子大腦發(fā)育的第一加速器,也是可塑性最強的時候。這個時間段孩子的生長發(fā)育很重要,吃好睡好活動好是首要關鍵要務。除此之外,成長任務也有很多,這里挑比較重要的幾點。
1.首先就是依戀關系和安全感的建立(這個話題很重要,之后會用一章專門講到)。所謂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愈,這里指的其中一點就是父母有沒有給孩子建立穩(wěn)定的依戀關系和安全感。如果這個時候孩子身邊有穩(wěn)定的親人照顧,回應也能得到及時滿足,還能經常得到父母溫柔的呵護,孩子長大后會更容易成為一個有愛有安全感,情緒穩(wěn)定的人,生活、工作、婚姻幸福的幾率大大增加。
現(xiàn)在出現(xiàn)的比較多的留守兒童的社會問題,很多是由于父母早早出去打工,讓孩子跟隨老人生活,從小遭遇分離焦慮以及缺少關愛,讓孩子無法獲得獲得依戀感和安全感,長大后就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

2. 語言啟蒙。0-3歲是孩子語言啟蒙的最佳期,所以提倡家長在孩子3歲前提供豐富的言語刺激環(huán)境。美國非常出名的“3000萬單詞計劃”就源于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美國較富裕家庭子女在3歲時聽到的單詞量,比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要多3000萬個!這會影響到孩子早期的閱讀能力,甚至上學后的學業(yè)表現(xiàn),社交,之后的收入差異。也就是說,孩子未來在學業(yè)、社交、職業(yè)上是否成功,可能在頭3年就能預測了,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應該盡可能多的和孩子進行有質量的溝通。
另外,如果說孩子未來有出國或者多語言培養(yǎng)的計劃。在孩子一歲半掌握了基本的母語之后,就能夠適當?shù)倪M行一些外語啟蒙,例如聽聽英語兒歌,講講繪本磨耳朵之類的。
3. 基本生活習慣的建立,入園準備。包括自主穿衣吃飯如廁等,有條件可以讓孩子早進入一些托班提前適應,同時讓孩子在一個刺激豐富的環(huán)境中學習玩耍,為入園做好準備。
4-6歲,興趣特長的啟蒙期,幼小銜接的關鍵期
1.4-6歲是啟蒙孩子興趣特長的黃金時期。孩子上幼兒園了,父母的養(yǎng)育任務一下子輕松下來,卻容易走向兩個極端,一是放任不管,覺得孩子童年寶貴,這個時間段應該使勁地玩,上了小學就沒有時間了。另外一個極端就是用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填滿了孩子的所有課余時間,覺得特長要從娃娃抓起。
其實兩種做法都有偏頗:前者容易錯失孩子發(fā)掘優(yōu)勢特長的最佳時間:你看現(xiàn)在很多領域頂尖的高手,奧運冠軍什么的,大多是3-4歲開始培養(yǎng)。
另外一種排的太滿也不好,孩子有精力感興趣還好,如果是被爸媽硬逼著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到頭來反而容易丟失自我探索成長的機會,而且時間被填的太滿的小朋友,會被扼殺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和內驅力,長大之后一旦沒有外部推動力,就很容易變得迷茫并且沒有人生目標。
所以這期間家長應盡可能讓孩子廣泛接觸各種新東西,或者通過一些興趣班去發(fā)掘孩子的興趣特長。同時家長要擦亮眼睛,仔細觀察孩子的興趣點,并且持之以恒地帶孩子去參加他感興趣的活動,慢慢將興趣培養(yǎng)成特長。
2. 4-6歲也是幼小銜接的關鍵期?,F(xiàn)在的小學通常要求孩子一上學就掌握寫字、拼音字母,甚至會認一些字的水平。如果完全從0開始,孩子可能需要花了接近半個學期的時間去適應。因此從5歲開始,父母是可以引導孩子進行練字,學習一些簡單的拼音、漢字、英文。以及養(yǎng)好上課作息等習慣,讓孩子能夠順利適應小學生活。
7-12歲小學階段,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興趣持續(xù)培養(yǎng)
1.小學階段的重點是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北大成功家庭教育課題組對眾多清華北大的學霸們做過一個調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孩子都是來自于教師家庭,其中最多的是來自于小學和幼兒園老師的家庭。這里一個關鍵要素是這些家庭的父母比較懂在早期的時候給孩子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如何督導作業(yè),如何預習、復習、寫作業(yè),錯題本、難題本的正確使用。這些都可以為未來初高中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錯題本的使用是區(qū)分成績好壞很重要的一個學習習慣)
這個階段孩子學習成績是否拿高分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切實打好基本功。一般學習習慣掌握好的孩子,更容易克服“四年級和初二掉隊現(xiàn)象”,初中成績開始凸顯優(yōu)勢。
2. 孩子的興趣特長要堅持培養(yǎng)。上了小學,我們基本可以看得出孩子在做哪些事情比較擅長,而這個時候孩子是否堅持特長培養(yǎng),很大程度上要看父母。
谷愛凌的媽媽谷燕培養(yǎng)孩子的滑雪,從女兒3歲開始,每周驅車8小時帶谷愛凌去滑雪場練習,堅持了整整十多年!因此,孩子興趣的培養(yǎng)和堅持品質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是父母一手影響的。
3. 家長一定要關注小升初的升學準備。一般孩子要走國際升學道路的,從四五年級開始就要準備申請國際學校了。國內升學的同學則要關注學位,初中入學學籍等問題,如果在教育資源緊缺的一線城市,很多家長至少要提前好幾年準備學位房、學區(qū)積分等問題。
13-15歲初中階段,與青春期相互交織的關鍵期
1.初中需要進一步鞏固學習習慣。初中的學業(yè)壓力開始增大,同時隨著知識架構系統(tǒng)難度升級,很容易出現(xiàn)“初二成績掉隊”的現(xiàn)象,另外由于進入青春期,孩子情緒會有一定的波動。這個時候父母會發(fā)現(xiàn)和孩子日益疏遠,孩子也不如以前“聽話”。所以學習習慣如果不在小學著重培養(yǎng),在青春期和學業(yè)雙重壓力的初中根本沒時間顧及。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為什么教育規(guī)劃是一個步步為營的過程,每個時間點都有關鍵任務,如果推遲去做某些事情,往往會事倍功半,難度加大。
2. 在青春期建立密切的親子關系很重要。青春期會對孩子情緒、學習和生活帶來不小的影響。家長一定要密切關注其身心健康。而能夠克服家長和孩子青春期挑戰(zhàn)最好的良藥就是密切的親子關系,這不僅能夠在精神上最大程度支持孩子,減少心理危機,還能為引導孩子奠定良好的基礎。
3. 將孩子興趣往特長的轉化。初中學習壓力大,家長很容易要孩子放棄興趣主攻學習,其實這種做法是建立在一個錯誤的假設上:放棄了興趣,孩子就能安心學習了,但其實這并無根據。原因有幾個,一來興趣可以轉移孩子的學習焦慮和壓力,甚至有利于提升成績。二來初中如果堅持,這個興趣有機會轉為特長,有可能給學業(yè)加分,甚至有利于中高考。像深圳很多名校的中考都有自主招生模式,里面都會考察孩子是否在某一個專項有特長,如果有的話,可以更容易進入好學校。

4. 中考是初中最重要的任務。隨著中考分流,未來僅有50%的孩子進入高中讀書,而另外50%的孩子只能進入職業(yè)學校就讀。所以相比高考,中考其實更加像是命運的轉折點,家長和孩子都必須非常認真地對待這個關鍵的考試。
16-18歲,高考牽引下,人生目標的建立和追求
上了高中,學習已經是生活中的主調,孩子的教育規(guī)劃要更多地圍繞未來人生目標的選擇和追求來制定。
如果是走國際教育路線,這個時候就已經滿滿當當?shù)卦趯W業(yè)、社團、社會實踐、競賽、體育特長方面都安排各種各樣的活動。如果是走國內升學路線,孩子也需要在結合自身特長的基礎上,參加各類有機會為高考加分的競賽、實踐活動、夏令營等,為高考多元化招生做好準備。而家長也需要開始引導孩子進行未來職業(yè)的思考。同時,家長應該對自身家庭資源、孩子性格特征、未來職業(yè)趨勢等有個全面的了解,為孩子在高考志愿規(guī)劃方面作出正確的選擇,為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以上就是關于孩子0~18歲每個階段教育規(guī)劃的大致重點,當然并沒有列明所有重點,但是已經把孩子在這個時間段不可錯失的一些關鍵節(jié)點列了出來。希望每個家長都能為孩子在教育規(guī)劃中做對選擇。雖然我們的孩子不一定出生就在羅馬,但至少可以讓孩子知道羅馬在哪里,如何到達,不是嗎?
關注獲取,更多幼小初高成長規(guī)劃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