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孩子還會因為成績不佳,在班上受到師長的差別待遇;也常常,有好多這樣的孩子,因父母不知道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被大人的一句話,擊垮留下一生的陰影。
這天,是學校運動會,有個孩子,代表班上參加各項比賽,剛在四百公尺決賽中奮力沖刺,勇奪第一。
在全場沸騰的歡呼喝采下,站上司令臺,從校長手中領到了一面閃亮亮的金牌。
胸前掛著金牌的他,還喘著氣,臉上難掩興奮與自豪。
回家后,媽媽微笑地看著他,沒多說什么,只在他耳邊留下一句話:
“不錯嘛……唉,只可惜,在學習上你總是不爭氣”
孩子臉上的光彩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沮喪憤怒的神情,盯著媽媽那帶著諷刺的笑容。
媽媽睜大眼說:“看什么?我說錯了嗎?”
這個正值高中的大孩子,課業(yè)上總是在班上墊底,沒有一科的成績可以見人。同學戲稱,有他在,沒有人需要擔心自己會是最后一名。
唯獨,他人高馬大,身材壯碩,跑得快、跳得遠。一年一度的運動會,是他得以大顯身手的時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就期待這一天。因為成績排名總是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的他,唯獨在田徑場上,可以完勝別人,獲得所有人的掌聲。
他只是想被看見,也想感受萬眾矚目、叱咤風云的感覺。然而,他脖子上掛著的金牌,卻沒辦法證明什么;特別是,在媽媽眼中,他仍然是個失敗者。常常,有好多這樣的孩子,被大人的一句話,擊垮了。

沒有一個孩子天生想學習成績不佳,每個孩子都期待自己的表現被看到、被欣賞,但每個孩子的天賦、才能不一樣,或許他的優(yōu)勢剛好不在你期待的領域。
是的,每個孩子都想要被看見。
如果在學校生活中,有著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孩子可能就會為了這件事,愿意每天來學校,特別是那些能被人刮目相看的時刻,即使大部分的時間毫不起眼。
而,大人的一句話,或許無心、或許有意,都可能擊垮一個孩子的自信心;如果,我們連一點舞臺都不愿意給孩子,連一點贊美都不愿意開口,連孩子的閃光點都絲毫不發(fā)現,而總讓孩子覺得:“不論我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被肯定?!?/p>
那么,他們真的會就此徹底放棄自己的人生。

我們對「成績至上」的矛盾心理
我們總是很奇怪,嘴巴上常說:“課業(yè)不是最重要的?!眳s總是戴著有色的眼鏡—用「成績」做成的鏡片,不自覺地以成績來評判孩子的價值。
成績優(yōu)異的,放心地點點頭;成績落后的,無奈地搖搖頭;而那些看似放棄學習的,更是心灰意冷地皺眉頭。一直到現在,許多孩子還會因為成績不佳,而在班上受到師長的差別待遇。
而最傷人的,其實是家長老師在公開場合批評孩子的學習成績,并把學習表現好壞連結到孩子人格優(yōu)劣,甚至人生發(fā)展成敗與否。
“老師叫你都不回應,功課已經這么差了,連一點禮貌都不懂,以后還能有什么指望?”
“交代你的事都做不好,每次還要幫你收拾善后,也不想想你的成績這么差,都不知道你的前途在哪里?”
諸如此類……然而,學習成績與人生成敗并非同一件事,也不能混為一談。
事實上,我們的內心也很矛盾。我們確實知道學習并非人生的全部,但站在孩子面前,卻又不由自主地把分數擺在首位,用“成績至上”的價值觀看待孩子的人生成就。
許多大人的內心世界,似乎內建著無法忍受孩子成績不佳的自動化模式。
細究原因,我們的文化氛圍就是如此,長久以來的主流價值觀總是稱頌那些會讀書的人。而我們也是在如此對待下長大。若幸運地,在學業(yè)上成為人生贏家,就會再用這樣的標準來評價孩子的人生。
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讓孩子的努力被看見
我們可能不知道,一句脫口而出的話語,或臉上一閃而過的神情,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特別是那些低自尊、低成就,且十分渴望獲得認同的孩子們。
我們以為,這些孩子已經放棄了自己的人生與前途,只因為他們對學習束手無策,看起來也毫不在意。但我們不知道的是,孩子們可能正努力找尋另一個讓自己獲得掌聲的舞臺—可能是他們生命熱情的來源。

人只要對生命懷抱熱情,就能擁有繼續(xù)向前的力量。
一個人在學生階段沒有特別出色的學習表現,不代表一輩子都無法學得好。只要對人生仍抱有熱情,無論在生活的哪一個面向,都可以憑著一股熱情,去接觸更深廣的知識、學問與技能。
或許在運動場上拿個金牌,也無法進軍奧運,但是,對于運動保持熱忱的孩子,很難說,未來可能是個優(yōu)秀的運動研究員,或者運營人才。他會為他喜歡的事投入學習,此時,我們還能評價他是個“不會讀書”的人嗎?
讓孩子的努力被看見,讓孩子生活得充滿自信,他才會對未來的人生抱持期待,也會帶著這樣的期待而充滿力量前行。

讓孩子對生命抱持熱情
有個朋友在烘焙事業(yè)上做得有聲有色,訂單總是接不完,忙碌之余還抽空去聽各種講座課程,自費學習新技術。
他告訴我,小時候,他在課堂上總是很挫敗,后來就從國中一路睡到職院畢業(yè)。
學生時代,老師只教進度,不教讀書方法,他不掌握不了學習方法,成績不好,當然興趣缺缺。后來職校老師建議他去烘焙班,學習烘焙,改變了他的一生。每次做了蛋糕面包帶回班上,同學搶著吃,讓他有面子極了;老師更是對他贊不絕口,說他的面包未來肯定會大賣;
即使他知道,老師的稱贊太夸張,畢竟當時他的出品還上不了臺面?,F在,他在課堂上總是十分專注,筆記抄得整整齊齊,還研讀許多參考書籍,連外文書也有涉及。許多學校、機構都邀請他去授課,有誰還會說他是個不會讀書的孩子呢?
朋友在學生時代課業(yè)成績總是敬陪末座,卻在十幾年后,像個海綿般不斷吸取新知、積極向學,彷彿換了個人似的。
為什么?最重要的關鍵,來自于他對生命始終抱持著熱情。
因為,在他的世界里,有著讓他能夠大展長才、盡情揮灑的舞臺,同時,透過全心投入而獲得掌聲、受到肯定,這番成就驅使著他付出更多,自然愿意克服學習上的任何困難。
永遠記得,孩子和我們一樣,都想被別人看見。

有智慧的大人,總能為孩子創(chuàng)造舞臺,讓孩子在擅長的領域中,被他人看見,獲得自信與繼續(xù)向前的力量。愛孩子,不看成績,注意言辭,切勿擊垮孩子對生命的熱情。從你我做起!

如果你常常對孩子說出這類不認可、打擊的語言就需要注意了;
掃碼咨詢,測一測親子關系吧,別等到問題嚴重,才后悔莫及。

關注獲取,更多幼小初高成長規(guī)劃資訊
